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京师亚欧名家讲坛——云端对话第五期| 女贵族莫洛佐娃的密码
发布时间: 2020-09-15  

2020年9月11日,由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秘书处联合主办的“京师亚欧名家讲坛——云端对话”系列活动第五期成功举办。俄罗斯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历史学教授张建华、哲学教授张百春和美术学教授古棕共同参与了本期对话,对话主题为“女贵族莫洛佐娃的密码”。北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东担任对话主持人。此次云端对话共有一百余人参加。

中心专家从历史学、哲学和艺术的角度对俄罗斯著名画家苏里科夫的作品《女贵族莫洛佐娃》进行了深度解读。

对话中,古棕教授从《女贵族莫洛佐娃》的作品题材、人物的绘画手法以及苏里科夫作品中所展现的俄罗斯厚重的民族特性、内在格调等方面解释了这幅画给人以宏大崇高感的原因,以及为何无论它放在哪里都会有历史的震撼感。他还表示,苏里科夫的作品中把握较多有份量感的色彩,勾勒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但这种“单纯性和主观性”在当今信息爆炸的年代反而更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随后,张建华教授又对历史画反映的事件真实性等问题进行了解读。他向听众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末在欧美出现的“影像史学”(Historiophoty),并表示,从这时起,图像开始作为史料成为史学家研究历史的依据之一。张建华教授认为画面的人物关系与艺术安排,证明了对抗东正教会和沙皇政府的“分裂教派”所具有的下层居民的代表性,说明了该教派在俄国历史上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对《女贵族莫洛佐娃》(Боярыня Морозова)作品名的用词,即大贵族(боярство,女性боярыня)和贵族(дворянство)的区别,张建华教授也从历史的角度给出了解释。

张百春教授首先带领听众回顾了俄罗斯的宗教历史,并从宗教的角度对《女贵族莫洛佐娃》反映的历史事件以及宗教礼拜习惯的争议背后所体现的真正原因进行了解读。张百春教授认为,宗教的核心是礼仪,对礼拜习惯的不妥协实质是对信仰的坚持。他以儒家的礼仪为例,向听众们阐释了礼仪的通融和改变对宗教和礼仪自身的致命影响。

此次云端对话,充分反映了北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作为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的根本特色和发展方向,即多学科坚实支撑、跨学科深度融合、协同攻关克难、夯实学术学科基础、服务于国家战略。

俄罗斯中心专家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对同一幅画做出了不同角度的解读,使听众对《女贵族莫洛佐娃》以及当时的俄罗斯社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更在学术思潮和方法论方面获得较大的启发。

 


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004   电话:010-58804929   传真:86-10-58804929
版权所有 ©2015-2016 北京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